近日,在由南京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十三五”成就看南京系列新聞發布會“文化發展”專題發布會上,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對“十三五”期間重點工作進行回顧。“十三五”期間,南京市文化和旅游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文化和旅游機構 ...

近日,在由南京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十三五”成就看南京系列新聞發布會“文化發展”專題發布會上,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對“十三五”期間重點工作進行回顧。“十三五”期間,南京市文化和旅游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文化和旅游機構改革為契機,全力推進南京文旅高質量發展。
美麗古都展新顏
“十三五”期間,老山蜂巢酒店、湯山礦坑公園(溫泉小鎮客廳)、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等一批地標性文化旅游項目建成開業,溪田田園綜合體、楓彩慢城、夢華苑等一批新業態、新看點投入運營,江蘇省“十三五”旅游業重大重點項目南京歡樂谷正式開放,麗思卡爾頓、凱賓斯基、卓美亞等一批知名國際酒店相繼落戶南京,南京文旅產品供給不斷豐富。
立足歷史文脈資源,彰顯“創新名城 美麗古都”城市特色,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南京登記備案的博物館增至60座,其中非國有博物館增至20座,逐步形成以國有博物館為主體,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的博物館公共服務體系,博物館數量、類別、規模在全國名列前茅。2017年,南京市博物總館進入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首創的博物館“總分館機制”被寫入國家文物局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質量的指導意見。“十三五”期間,全市博物館共舉辦展覽1200余場,組織社教活動2萬余場次,參觀游客突破1.6億人次。
同時,不斷推進載體建設,點亮城市夜晚,南京長江路文化和旅游集聚區、南京熙南里歷史文化休閑街區、南京夫子廟步行街已獲得省級首批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稱號;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秦淮區、江寧區創建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以創建全國和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為抓手,截至2020年底,南京擁有以江寧黃龍峴茶文化村為代表的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6家,以六合區金磁村為代表的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3家,數量均位居江蘇省前列。
文旅融合精彩多
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進南京文旅高質量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十三五”期間,以“一山兩水一城墻”為核心資源,南京打造出文化遺產之旅、文博科教之旅、古都美食之旅、歷史鑒證之旅、養心文化之旅、休閑度假之旅等六大主題線路;打造“夜之金陵”品牌,推動和鼓勵博物館、圖書館、書店書吧、4A級以上景區等有關單位延長夜間開放和運營時間,推出“夜購、夜食、夜宿、夜游、夜娛、夜讀、夜健”精品消費線路;開展南京特色文旅商品征集活動,完善南京特色文旅商品資源信息管理系統,打響“南京禮道”文創品牌;持續深入實施文化惠民“百千萬工程”,連續舉辦“百場公益演出廣場行”和“送戲下鄉”公益演出;培育了南京秦淮燈會、南京國際梅花節、南京國際度假休閑及房車展覽會等一系列重大節事會展品牌。2019年,南京入選“全球20個最佳旅游目的地”“2019年中國旅游影響力年度夜游城市”。
值得關注的是,“十三五”期間,南京在非遺保護與傳承上作出了有益探索并取得豐碩成就。過去的5年里,南京編制了《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2016—2020)》;強化重點項目保護,對南京云錦、南京剪紙等項目實施分類保護;加強非遺數字化保護工作力度,完成金箔鍛制技藝、秦淮燈會等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數字記錄工程。守正創新,為非遺傳承注入新鮮血液,“十三五”期間積極打造“南京非遺”官方平臺,組織非遺項目保護單位參加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非遺購物節”;持續舉辦秦淮燈會,該品牌節慶榮列文化和旅游部“2019非遺與旅游融合十大優秀案例”;持續推進“非遺進校園”傳承工作,在全市18所中小學組建“南京白局”校際聯盟,開展“博物館+高校”大學生非遺傳承實踐、“我是小小傳承人”等傳習活動。其中,“白局進校園”榮獲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
文旅消費成支柱產業
真金白銀支持文化和旅游業繁榮發展,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再升級。2016年6月,南京被原文化部認定為第一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此后南京先后制訂出臺了《南京市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實施意見》《南京市促進演出市場消費實施辦法》《南京市政府補貼文旅展陳消費試點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17年起,南京市財政每年落實1500萬元文化消費專項資金,補貼演出市場的供給端和消費端,截至2020年9月底,已評選出15批次531臺970場政府補貼劇目,補貼比例10%—50%,直接補貼資金4755萬元。2018年南京首次設立藝術基金,每年投入3000萬元用于資助舞臺藝術創作、美術創作、廣播影視與文學創作、傳播交流推廣四大類項目,3年來,已撥付資金近1億元,資助項目334個。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文化和旅游發展。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四新”行動計劃要求,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迅速反應,面向消費者發放總價值1300萬元的“鄉村旅游直通車”電子消費券和鄉村民宿電子消費券;聯合南京市農業農村局、紫金農商銀行聯合推出“惠農貸款”,面向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主體總計投放不少于10億元的信貸資金;推出“十條措施”,對符合相關要求的企業單位給予10萬元至30萬元不等的獎勵。并以文旅“新消費”為著手點,相繼開展“‘寧’的周末·惠游新南京”慢生活旅游活動、“水韻江蘇·又見美好”惠游南京專題旅游產品發布會、第十八屆南京“文博之夏”系列活動、“逛美景·嘗美食·惠在南京”——南京美食優惠季活動等。同時,南京市文化和旅游系統積極籌備五一、十一等節慶活動,助文旅消費迅速回暖。以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為例,南京接待過夜游游客占總游客量的52%,比上半年提高8個百分點。南京一日游游客人均花費770元,比上半年提高45%,過夜游游客人均花費2101元,比上半年提高近一倍。
據統計,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南京市旅游總收入分別為1909億元、2169億元、2460億元、2785億元,年均增長13.33%,高于年均增長13%的目標。2019年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2785億元,同比增長13.2%;接待旅游者總人數1.47億人次,同比增長9.5%;接待入境過夜旅游者85萬人次,同比增長4.6%;實現旅游外匯收入9.42億美元,同比增長6.7%,南京文旅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 (袁婷婷)
南京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