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傳說李白壯年時到處游山玩水,在各處都留下了詩作。當他登上黃鶴樓時,被樓上樓下的美景引得詩興大發,正想題詩留念時,忽然抬頭看見樓上崔顥的題詩:
這首詩的意思是:過去的仙人已經乘著白云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云;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這首詩前寫景,后抒情,一氣貫注,渾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詩仙”之稱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連連贊嘆,覺得自己還是暫時止筆為好。為此,李白還遺憾得嘆氣說:“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
?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本詩寫游黃鶴樓聽笛,抒發了詩人的遷謫之感和去國之情。西漢的賈誼,因指責時政,受到權臣的讒毀,貶官長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牽連,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詩人引賈誼為同調。“一為遷客去長沙”,就是用賈誼的不幸來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無辜受害的憤懣,也含有自我辯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擊,并沒使詩人忘懷國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長安”,這里有對往事的回憶,有對國運的關切和對朝廷的眷戀。然而,長安萬里迢迢,對遷謫之人是多么遙遠,多么隔膜?。⊥灰姡幻飧械姐皭?。聽到黃鶴樓上吹奏《梅花落》的笛聲,感到格外凄涼,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滿了梅花。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年輕的李白從四川出峽,在安陸(今湖北安陸)住了十年。在這段時間內結識了隱居在襄陽鹿門山的孟浩然。孟浩然也是著名詩人,年齡比李白大,這時在詩壇上已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仰。詩中稱孟浩然為“故人”,足見結交已久,是老朋友了,彼此感情深厚。
黃鶴樓的原址在現今武漢市武昌區的江邊,歷來是游覽勝地,許多詩人在樓上留下了詩句。廣陵就是揚州,是唐代最繁華的都市,一直被稱為“揚一益二”(當時的都市繁華,是揚州第一,成都第二)。江南地區的財富,通過運河,由揚州轉運洛陽,再送到長安?! ?/p>
?
黃鶴樓記 閻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云:“費祎登仙,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笔铝小渡裣伞分畟?,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蘢蓯,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云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何必瀨鄉九柱、東陽八詠,乃可賞觀時物、會集靈仙者哉。
此文載于《文苑英華》中?!段脑酚⑷A》,總集名,宋太宗時李昉、扈豪、徐鉉、宋白、蘇易簡奉敕編,一千卷,“宋四大書”之一,輯集南北朝梁末至唐代詩文。此文因此才流傳下來。作者閻伯理,一作閻伯珵,生平不詳。清代編刻《黃鶴樓集》時,將此文作者定為閻伯理。1981年,重建黃鶴樓,將此文刻碑。
?
望黃鶴樓 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于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
觀奇遍諸岳,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這首詩是吊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