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人說井岡山因為其耀眼的紅色光芒阻礙了它游客對他的綠色向往,的確,招呼朋友去的時候大家的反應都是交通不便,條件艱苦,而我一心想到井岡山看看也不過因為想去看看那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讓當年吃了敗仗的毛澤東據此點燃星星之火。好奇多過于旅行本身,所以對此行到底景色如何,行程如何反倒失卻了應有的關心,以至于當手上拿到行程表時仍然對所列的項目完全沒有實質的印象,很快,當一幅幅美景展現在我們眼前時,除了驚嘆,我們能做的也只有靜靜欣賞。
春到井岡,有兩大景觀一定要看,一是云海,一是杜鵑林,我們來的正是時候,昨夜剛剛下過雨,司機師傅說趕早應該能看到黃洋界的云瀑景觀,忙忙吃了早飯啟程趕過去,剛剛好。
?
黃洋界風光
黃洋界地勢雄偉險峻,由于地形和山谷環流等自然條件的影響,黃洋界氣候多變,風大、霧多、云奇。據說在云多霧重時節,群山起伏,云霧彌漫,白茫茫如同汪洋大海,而黃洋界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個孤島,因此黃洋界也被稱作叫作“汪洋界”。身處黃洋界哨口,舉目遠眺,迷霧妖嬈,如奔騰的大海,云霧翻騰,群山奔涌、白云填谷的氣象,恍若仙境。
?
猴頭杜鵑
清明前后也正是觀杜鵑最好的時節,“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紅軍血染成。”相傳紅軍戰士吳月娥拖住敵軍官跳下了深淵后,第二年,井岡山上漫山遍野,開滿了杜鵑花。人們相信,那是吳月娥姑娘的鮮血染成的,所以,叫它“井岡杜鵑”。杜鵑花開時,綠色的山林中一簇簇或紅色、或粉色、或白色隨風搖擺,翠者欲滴,紅者欲燃,白者如玉,粉者如霞。4月上旬最常見的是開粉紅或白花的猴頭杜鵑。
?
粉色杜鵑花
這一次我們看到的映山紅多是盆景,據說成片的云錦杜鵑林要在5月中旬至6月初才是盛花期,我們也只能遙想一下“朱霞焰焰小枝動,綠野聲聲杜宇來”疊錦堆秀,艷美繽紛的景象了。
由黃洋界下山后,看到一條深深的泥土小路,探下身去準備探個究竟就看到了這條紅軍小路。
井岡山斗爭時期紅軍走過的小路不計其數,其中最有名的是從大隴鎮源頭村到黃洋界段的紅軍挑糧小路,兒時所讀課文《朱德的扁擔》,講的就是這條通黃洋界山峰叫五里橫排的小路上發生的故事。據說當年毛主席也曾在挑糧歇腳時坐在路邊的槲樹下給小紅軍和當地的老百姓講革命道理。這條小路全程約5公里,山路陡峭,這條路也是很多體驗式游客必走的線路,遠遠望去就能望見山下的村莊。
?
山腳下的村莊
井岡山“五色”游中的古色,應該是指渼陂古村據說當年拍攝《閃閃的紅星》那個米鋪至今還有人居住且保護完好,但這次我們沒有走那么遠,就近去了下莊,也就是紅軍小路走下去就可以到的那個村子。
常常會有朋友問我,放了假去哪玩?不能太遠,要交通方便,周末可往返,要有美景不能太辛苦。去哪呢?如果真的有假時常常會想起要去的地方也不過就那么幾處:去三亞在海邊發呆,在西湖邊上喝茶?如此而已。當車子行進在路上時,望著遠處的村落,如果有一天想要躲進深山,就一定要躲進這遠山深處的村莊里。
井岡山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