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苗家姐妹節
每逢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是居住在五指山市和保亭縣交界處的陡水河畔苗家村寨姑娘們歡度傳統節日苗家姐妹節的日子。在這些日子里,按照海南苗家的傳統 習俗,要吃姐妹飯。姐妹飯是姑娘們上山采摘野生植物的花和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后蒸熟而成的,吃罷姐妹飯,姑娘與小伙子們身著節日盛裝和民族服裝,歡天 喜地來到陡水河畔,游方唱山歌、吹蘆笙、沙灘踩鼓、鳴鑼擊鼓、跳蘆笙舞、劃船、斗牛等。
隨著時光的流逝,不少姑娘年紀大了,依然找不到終 身伴侶。后來,她們想出一個法子,正值山青草綠的三月,讓姑娘們每人拿出一些米來,邀請外地姑娘和年輕小伙子們前來聚餐。在聚餐的同時,進行有聲有色的活 動:有的歌舞、有的賽馬、有踩鼓、有的斗牛。天長日久,本地的姑娘們與小伙子們慢慢地建立起了深情厚誼,逐漸結成了終身伴侶。從此,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日 至十八日便成為苗家村寨姑娘與小伙子們共同歡度的美好節日苗家姐妹節。
5.端午節
海南島過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船、舞龍獅之外,還有很奇特的一項民俗,這就是洗龍水。洗 龍水的涵義是與龍神同浴,海南當地人的說法是:洗早了,龍神還沒下水,是對龍神的不敬。洗晚了,洗的就不是龍水了,而是龍的糞水(因為當地人認為龍神洗完 澡也要解決一下生理問題,排泄一下)。傳統認為正午十二點是龍神入水開始洗浴的時刻,這時下水正好與龍同浴,才是真正的龍水,才能在沐浴中沾得龍神恩澤, 在接下來的一年之中無病無災、一帆風順。而且,在海南吃粽子還有一定的講究——吃粽子一定要吃完。如果粽子實在太大吃不了,就要和別人分著吃,絕對不能丟 掉,給長輩看到是要挨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