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是
四川旅游業發展的好時機:
???????? ——看國內環境,旅游業上升為國民經濟中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 ——看省內基礎,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加速建設,將構成旅游業發展的歷史機遇。
??????? 春節前剛剛召開的全省旅游電視電話會議,將目標劃定在“2020年基本建成旅游經濟強省”。以此為奮斗的坐標系,在2011年開局之年,
四川旅游的第一步棋怎么走?謀大勢開新局。圍繞全省中心工作,在服務大局中找準定位,在高位求進中找準著力點,
四川旅游面臨三大全新課題。
?□本報記者 劉星
?課題一:旅游通道經濟怎么建?
?????????2月4,
成都北緯30℃俱樂部組織的“冬日暖陽、魅力鹽邊”自駕游團出發,扯起3支隊伍80多臺車320人到“
攀枝花陽光線路”旅游。這只是一個縮影,
攀枝花旅游局的統計顯示,今年春節黃金周該市接待游客人次數和旅游收入均創下了黃金周旅游新高,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長23.76%。
?????????攀西陽光資源存在了千百年,為何會在近幾年備受青睞?“串起的陽光更好賣!”
???????? 近幾年來我省旅游發展方式從“板塊推進”轉變為“旅游線路統籌”戰略,將散落的景區、城鎮、通道串聯成線路產品。通過成樂線、三國文化旅游線等試點推動,形成了一套按市場需求打造旅游產品的線路統籌推進辦法。此后,全省更推出1000條針對自助自駕游客的旅游線路,游客只需在網上查詢就能獲得線路特色、行程安排、線路圖等內容。
???????? 線路統籌發展旅游新模式實施近5年時間,四川旅游總收入從首破千億大關,后經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國際金融危機雙重危機后探底,再到重建中重振旅游形象,到2010年全省共實現旅游總收入1886.09億元,占全省GDP的比重繼續逐年提升;與此同時,四川旅游景區質量得到提升,重點旅游城鎮得以優化完善,旅游通道和要素建設得到強化。
??????? 四川省交通樞紐建成之時,就是四川旅游產業的大發展之日——隨著2020年我省基本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將徹底改變四川在全國的旅游區位,極大提高我省旅游通達性,通道經濟優勢將越發明顯。在多條高速公路、鐵路密集通車的節點前,“四川旅游通道經濟”當有何作為?積累了近5年建設經驗的旅游線路統籌發展方式,又將進行如何的調整升級?
???????? 答案在“統籌”。省旅游局局長張谷分析,統籌之一在旅游業內部,用旅游線路統籌的方法統籌城鄉旅游發展,統籌區域旅游發展;統籌之二在全局工作,以發展整合旅游產業要素,搞好旅游與相關產業的融合。這盤棋,布得大。
?課題二:核心吸引力哪里來?
?????? “核心區要學習
迪拜運河的手法,將小鎮、酒店、商業形態緊密相連。景觀運用要再大膽些,可以考慮漢塔。”1月19日,在
樂山九百洞項目第二次匯報會上,該項目總經理劉暢這樣向與會代表介紹
樂山“十二五”期間的重大旅游項目之一
樂山大佛水鄉國際度假區。
???????? 人文和自然,是游客被一處景區吸引的魅力所在,“天下山水之觀在蜀”,“先天”有了。然而,從世界旅游業發展趨勢看,旅游核心吸引力卻在于旅游項目。在人們旅游消費需求從觀光游逐步升級到休閑度假游的今天,業內人士已經把項目認作是旅游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杠桿,這得靠 “后天”努力。
???????? 項目,從招商來——2011年,“大招商,招大商”的思路將成為加速器,促使今年我省全年完成旅游投資100億元,實現招商引資簽約額100億元,推進招商引資“211工程”。
???????? 項目,從自我謀劃來——這就需要四川旅游企業“又強又大”,有做項目的實力和能力。2008年,我省確定了64家旅游骨干企業,并對其實行動態化管理。如今,
峨眉山樂山大佛旅游集團、
成都文旅集團、四川旅游集團等大旅游集團在旅游產業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正愈發凸顯。“大品牌需要大集團,大集團需要政府的支持。”
峨眉山旅游股份公司董事長馬元祝一語中的。
??????? 大旅游集團的誕生需要資源配置和資產重組,2011年旅游行政部門要完成的一次完美的 “托舉動作”,培育壯大骨干旅游企業,啟動實施“旅游企業小巨人計劃”。省旅游局副巡視員苗玉硯告訴記者:“根據企業增長潛力和前景,我們正在篩選并有針對性地培育一批旅游企業小巨人。”
?課題三:大市場如何發掘?
?????? “整個春節賺了5000元。”家住汶川三官廟鎮張卓依的羌繡生意不錯。在汶川縣旅游局局長王旭英看來,今年5月蘿卜寨接待能力提升之后,張卓秀的收入將更高。作為文化部授予的“羌繡之鄉”,災后重建的近3年時間,汶川挖掘羌繡的文化、經濟價值,使之成為當地羌家婦女增收的渠道,也成為汶川旅游的一張名片,提升當地旅游的效益和競爭力。
??????? 效益和競爭力———這兩個關鍵詞在今年將成為一個評判標準,促進災區旅游產業的全面振興。2011年我省將通過鄉村旅游建設、A級景區評定等災區“新五大旅游行動”,樹立地震災區旅游特色品牌,打造線路產品,開拓客源市場。
??????? 機遇就在不遠處:今年4月下旬,2011年國際文化旅游節將在汶川水磨鎮舉辦。以這處“全球災后重建最佳范例”為坐標,本屆國際文化旅游節不僅將濃墨重彩地展示四川旅游災后重建成果,更將實實在在讓市場看到災區旅游的潛質。
???????? 當前,我國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是國際上公認的消費大幅擴張時期,人們的旅游需求普遍增長。市場池子還在擴容,四川旅游要爭取更多份額,就必須設計更有特色、更能貼近消費需求的旅游產品。
???????? 市場到底青睞什么?旅游業者不斷揣摩。潛力之一應在藏區旅游。結合“牧民定居計劃”,今年我省將建設10條標準化藏區精品旅游線路,建設100個精美的藏區旅游村寨,建設1000家規范化的精品藏家樂、牧家樂。“同時,我們還將從宣傳促銷、行業培訓、指導建設A級景區等入手,加大對藏區旅游業發展的幫扶力度。”省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很大,潛力無限。
?言論
用好機遇抓住機遇乘勢發展
?旅游資源大省=旅游產業強省?
???????? 在“十二五”期間,四川將把這問號拉直成驚嘆號!
???????? 拉伸的底氣來自政策機遇:從宏觀環境來看,作為戰略性產業的旅游業,因其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和綜合效益好等特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愈發凸顯。2009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提出要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四川旅游產業也將迎來大機遇、實現大跨越!
?????????底氣更來自于自身的搶抓機遇、乘勢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全面啟動、產業結構調整、災區恢復振興、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加快推進……一系列舉措就像一股股澎湃的動力源,助推四川旅游經濟強省高位求進、加快發展!
???????? 充滿底氣的四川旅游產業已理清發展路徑:“十二五”期間,四川旅游產業發展將以轉變旅游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龍頭企業的引領、重點項目的支持,在旅游線路的統籌下,推進旅游產業的集群發展;四川旅游還將立足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培育旅游新形態,發揮旅游的帶動功能和綜合優勢;并將進一步強化品牌建設,提升旅游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 宏圖已經繪就,四川旅游“十二五”必將完美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