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價格的紛爭近日再次將在線旅游行業推向風口浪尖。這場紛爭從電子客票及酒店這兩個在線旅游生態鏈上的核心環節發起,并迅速蔓延至對行業的整體發展模式及行業誠信的考問,引發業界極大關注。
?
“價格并非消費者在線購買旅游產品的唯一因素”,旅游消費專家,酷訊旅游CEO張海軍指出,“就同一類或同一種產品而言,將價格作為橫軸,成交量作為縱軸,基于酷訊旅游過去一年來十多萬供應商的銷售數據,一條透露消費者購買習慣的微笑曲線躍然紙上,低折扣產品和知名供應商高于平均折扣的產品最受歡迎,處于這條曲線的兩端,而大量接近平均折扣的產品不慍不火,揭示出當前行業的競爭特征”。
?
根據藝旅咨詢的統計數據,2010年中國電子客票電子商務出票量達6090萬張,較2009年增長41%,平均價格為772元,與2009年的766元基本持平,考慮CPI和方便性,可見消費者對在線旅游“鐘愛日深”。在酷訊旅游這樣的在線旅游服務供應商平臺上,既有攜程、e龍、淘寶這樣的電子客票大鱷,也吸納了中小航空公司的直銷機構,擁有獨特票源的數百家電子客票預定機構,在“保真票保出票”的承諾下,消費者往往優先選擇供應量有限的“特種票源”,其次選擇服務體驗更好的品牌供應商,顯示出“微笑曲線”背后的購買心理。
?
酒店產品由于標準化較低而且差異性顯著,讓這一曲線的表現更為生動。平均價格僅68元的青年旅舍預定量在2010年同比增長了65%,明顯高于平均增長水平,同樣,當五星級酒店降至200元時,在線旅游的一個點擊量紀錄也因此產生。與此對應,攜程主推的漢庭、如家等在同類酒店中明顯領先,e龍也用二季度酒店預訂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4%的數據顯示出服務口碑對消費者的拉動力。
?
對比在線旅游,目前國內旅行社的毛利率卻不到7%,凈利率更只有0.6%,“零負團費”則多為惡性競爭所致。鑒于在線旅游的利益誘惑,2010年“觸網求存”的旅游服務供應商是2009年的2倍多,涵蓋了國內近1萬家旅行社,超過40%。業內人士認為,2011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用戶需求也將更加多元,酷訊旅游前兩個月的數據統計顯示,
周邊游的關注度超過度假游3倍之多,展現出互聯網的長尾效應,或者借助獨特的特色填補微笑曲線長長的底部,或者利用價格優勢占領曲線一端的高點,中小旅行社將覓得更多商機。
?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