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黃酒曬臘腸扯白糖 在安昌古鎮里讀寫生活(組圖)
上品旅游 2014年11月20日 12:00
釀黃酒曬臘腸扯白糖在安昌古鎮里讀寫生活(組圖),浙江,安昌古鎮,江南,水鄉,歷史。每次去安昌古鎮的時候,都會看到家家戶戶都會自釀黃酒,串曬臘腸,扯白糖等構成了一幅古老、淳,浙江旅游、游記攻略,浙江旅游景點,浙江好玩嗎,浙江在哪里,浙江有什么好玩的,浙江怎么去,浙江怎么走,浙江住宿,浙江景點景區
每次去安昌古鎮的時候,都會看到家家戶戶都會自釀黃酒,串曬臘腸,扯白糖等構成了一幅古老、淳樸、喜慶、祥和的水鄉風情圖,還有熱鬧的水鄉社戲,游客還可以坐著穿梭在古鎮的烏篷小船里慢慢游覽,時間在這一刻仿佛凝固。
走進安昌古鎮紹興往西十幾公里,便是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紹興縣安昌鎮,安昌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著名江南水鄉古鎮。石板鋪砌的三里老街,店鋪林立,兩廊相連,行著成群的"氈帽"飄揚著社戲的曲調,座座造型各異的石橋下穿梭著烏蓬船,那水是碧綠深邃,微波不興,仿佛陳年的老酒,蕩漾著往事,彌漫著鄉緒……古鎮保存有數里長的依河古街市、古色的店鋪、凝重的臺門,別具特色的作坊,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弄。
依河古街市現存三里長的依河古街市,開市于明弘治二年。傳統特色的店鋪作坊,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粉墻黛瓦的臺門民居,曲折幽深的石板弄堂,古老多姿的各式石橋,穿梭往來的烏篷小船,風貌古樸迷人。搡年糕、灌臘腸、扯白糖、烏氈帽樣樣都透著醇厚的水鄉民俗味兒。舊稱“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說的就是這里。從臘月開始,安昌古鎮臨河的街面上掛滿了腌漬過的臘腸、醬魚,足以用“蔚為壯觀”來形容。幾乎所有的游客都用自己手上的單反、卡片、手機對準它們,咔嚓咔嚓留下只有在江南小鎮才有的記憶。
最好的掃街場所仁昌醬園的醬乳、古鎮酒樓的老紹興家鄉菜、十里紅妝的箍桶、烏篷船、紹戲,沿河的商鋪及中國銀行舊址、惠康錢莊舊址,訴說著千年古鎮昨日的繁華。經營鋪子的也是土生土長的老安昌人。沿街走,看到好多老住戶門口只容一人通過,住的很擠,門口放著一把竹椅,想必是閑來無事就扇著蒲扇看小河里的來來往往吧。修鎖鋪子的門板上竟然寫著上午開、下午關,多隨性的生活。安昌比烏鎮和周莊小很多,只一條街,但其古樸、安靜。也許賣瓜大哥的笑臉更能代表安昌人的閑適的心態吧……
紹興師爺館逛完三里老街,我們來到了紹興人為之驕傲的“師爺館”了。在中國明清兩朝的政治舞臺上,曾經活躍過一群被稱為“師爺”的人物。人說天下師爺出紹興,但很少有人知道,紹興師爺多出自安昌。安昌是中國師爺的故鄉。歷史上這里人文薈萃,幕風蔚盛,200年間由師爺故里出去的師爺據說不下一萬人。今天的河道兩側還星羅棋布地分布著眾多的師爺故居。雖經千年歲月,古鎮人家依然保持著傳統的生活習俗,也依然可見魯迅筆下的鄉土風情。師爺館依托婁心田師爺的故居,展示“紹興師爺”這個中國封建社會晚期歷史上特殊的社會群體、特殊的政治文化現象及其在安昌的深厚根基。
寶貴的文獻記載在師爺館內有一組彩塑作品,表現了清代地方衙門的官員升堂審案時的情景,原被告跪在堂前,三班衙役持棒伺候。明鏡高懸,正襟危坐,驚堂木一敲威風八面,喝令一聲地動山搖,但是且住,真正的“主心骨”卻是坐在堂后的師爺;因為沒有官方身份,所以師爺只能坐在后面聽審,一旦發現當事人的證供有問題,就差人遞條子,遇到大老爺意氣用事,更要及時提醒。在師爺館內,我還看到了刑名師爺的賬房,刑名師爺是操縱官府生殺大權的關鍵人物,館內展示了清代從順治到同治的200多年間,法律條文已經發展到1800多條。他的地位僅次于刑名師爺,因為財稅也是考察地方官政績的重要方面,朝廷甚至規定,賬目虧空的官員不許離任。
水上集體婚禮一陣喧鬧聲把我從師爺館內吸引了出來,原來是紹興安昌臘月風情節一項重要活動水上集體婚禮,10對新人在師爺館邊上的古鎮河道上舉行的這場傳統婚禮,透著濃濃的水鄉風味。水上婚禮是當地的傳統習俗,由喝交杯酒、嫁妝、出嫁、喜糖途中、搬嫁妝、拜堂、吃湯圓、回門等環節組成。紹興千百年來的民俗風情在古鎮大都得到保存延續,隆冬臘月,漫步安昌老街,更能體味到一幅幅喜慶祥和、古老淳樸的水鄉地方風情。
紹興城隍殿城隍殿對面是倚河而建的戲臺,上有清雍正乙己年(公元1725年)“古今鑒”匾額。城隍殿建于明朝晚期,殿宇軒敞,前后三進,建筑雄偉,飛檐翹角,氣勢恢弘。頭進五間,山門石柱刻聯:雪趁風威,白占田園能幾日;云乘雨勢,黑瞞天地不多時。正殿三間,殿宇高大,屋脊飾“云龍”,中置銅鏡,兩旁“國泰民安”四字,翹角飛檐,檐下懸立花邊直式藍底金字“勒封永鎮侯李”直匾。殿內石柱下鼓石、浮雕精細。左右大柱上有雙龍作舞爪懸空盤旋狀。殿正中置方桌,上坐城隍“永鎮侯李”;旁有其子行宮坐像,塑像威嚴、正氣凜然;殿旁倚墻有待從立像。
浙江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