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澳門怎么少花錢又好玩?本文推薦四條線路,不同的玩法,一樣的免費,誘惑力十足。去看看自己喜歡那種玩法吧。
經過400多年歐洲文明的洗禮,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門成為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這期粵游地圖,我給大家整理了四條各具特色的路線,帶你將美麗的澳門走透透~~每一條路線的景點基本毗連緊湊,帶上你的“11路公車”玩兒起來~!
一、藝文探索之旅
路線:澳門漁人碼頭→澳門文化中心→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澳門科學館→觀音蓮花苑→澳門旅游塔

※這兒有吃的:
澳門旅游塔。備有笨豬跳、空中漫步X版等冒險活動,360°旋轉餐廳,集美食、購物、娛樂與一體的休閑場所,可以邊欣賞澳門美景邊品嘗美食。
澳門藝術博物館
位于冼星海大馬路,于1999年3月19日開幕,假新口岸區澳門文化中心之內,總面積10192平方米,是澳門唯一一所藝術博物館,由澳門市政局管轄。館內收藏中國書畫、印章,西洋繪畫,陶瓷,銅器等具收藏及研究價值之藝術品及文物,以新面貌迎接中外觀眾。
開放時間:10:00~19:00(18:30后停止入場),逢星期一休館
費用:成人澳門幣5圓、持學生證澳門幣2圓、團體(至少十人)每人澳門幣2圓、12歲以下/65歲以上/會員免費、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免費開放
二、歷史足跡之旅
路線:南灣大馬路→郵政總局→民政總署大樓→議事亭前地→玫瑰堂→三街會館(關帝廟)→典當業展示館→同善堂歷史檔案陳列館→上架行會館→爐石塘巷→福隆新街→清平戲院→白眼塘→內港→鴉片屋→柯邦迪前地(司打口)
※這兒有吃的:
玫瑰堂。附近的板障堂巷有多間食肆及葡式咖啡屋,甜點店;米糙巷沿路有營地街市市政綜合大樓、地下及一、二層為街市,第三層為熟食小店,這里可以找到不少澳門特色美食。

白眼塘。沿著白眼塘橫街一直走到盡頭,左轉到火船頭街,沿路有不少舊式海味店,售賣咸魚、花膠、蠔豉等,游人可選購作送禮或自用。
澳門民政總署大樓
位于新馬路163號,在歷史上原為一座中式亭樓建筑的議事亭,為明朝政府宣讀政府命令和作為中葡官員會面的場所。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葡萄牙人購買了該地皮,并興建具葡萄牙風格的議事公局大樓,成為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地方政治心臟,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集會和慶典,都會在此舉行。
開放時間:9:00~21:00(公眾假期照常開放)
費用:免
三、綠色文創之旅
路線:普濟禪院(觀音堂)→通訊博物館→澳門水塘→松山纜車→東望洋炮臺→塔石廣場→國父紀念館→盧廉若公園→望德圣母堂
※這兒有吃的:
塔石廣場。這是一個具南歐特色的休憩廣場,附近的荷蘭園二馬路,可找到各種食肆,有泰式、越式、素食等,深受本地人喜愛。
國父紀念館
澳門專為紀念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而設立的紀念館,位于文第士街1號。國父紀念館保留原貌,大部分房間保持原有布置。展覽品有孫中山在澳門行醫時所用的物品、在廣州起義時之家具、孫中山的真跡和生前照片。
開放時間:10:00~17:00(星期二休息)
費用:免
四、中葡交匯之旅
路線:議事亭前地→崗頂前地→圣老楞佐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鄭家大屋→亞婆井→媽閣廟→澳門海事博物館
※這兒有吃的:
海事博物館。一整條路線逛下來剛好可以到河邊新街吃東西了,這里坐落著一些葡國餐廳(分葡式和澳式),可隨意進入一家一品美食。

圣若瑟修院及圣堂
位于三巴仔橫街,側門位于崗頂前地。圣若瑟修院陪伴澳門至今經已跨過兩個多世紀了,一直以來為教會培育了不少的修士、神職人員,也為社會培育了不少的人才。幾百年來修院屹立不倒,與澳門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見證了澳門幾個世紀以來的興衰交替。
開放時間:圣堂10:00~17:00(修院不對外開放)
費用:免
澳門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