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瑞士是全世界最適合火車旅行的地方,其實離我們一水之隔的臺灣地區也不差。它和瑞士很像,由于山脈的阻隔,方寸之地便容納了氣候、地貌和風土人情的多種變化。(來源:外灘畫報)

臺灣環島旅行
關于臺灣環游,讀到的第一本“指南”是劉克襄的《11元的鐵道旅行》。“臺灣最慢的火車,最短區間的里程,最便宜的旅次,票價是11元。”11元里,潛藏著緩慢的節奏、淳樸的生活和迷人的風物。
此后每一次去臺灣,每一次都更覺得他說得有理。第一次,從臺北到高雄,從北到南,乘坐歷史可追溯至1908年的最古老鐵道線“縱貫線”,一次領略臺灣島西部風光,覺得“臺鐵”便當便宜料足又美味,當真名不虛傳。第二次,搭乘貫穿平溪鄉的慢速小火車,由東往西,經十分、平溪和菁桐三個小村鎮,假裝和張君雅小妹妹一起生活在這個沒有便利店、沒有檳榔西施、只有兩處紅綠燈的寧靜谷地。第三次,從宜蘭到羅東,發現臺灣的都市和鄉村已經不分你我,美麗的水田邊散布著現代風格的小房子,而齊柏林的《看見臺灣》里贊美的勞動者,就在眼前。
都說瑞士是全世界最適合火車旅行的地方,其實離我們一水之隔的臺灣也不差。它和瑞士很像,由于山脈的阻隔,方寸之地便容納了氣候、地貌和風土人情的多種變化。穿過一段隧道,亞熱帶植物就變成了熱帶植物,轉幾個彎,海洋就從左邊挪到了右邊,再睡一小覺,原本下著雨的天空竟然掛上了一道雙虹。

臺灣小吃
在臺灣,逛夜市是一定不能錯過的體驗。在整個環島游行程中,臺北的寧夏和師大,高雄的六合,花蓮的自強都是可以選擇的特色夜市
旅行團通常都會在臺北留較多的自由時間,如果覺得大城市沒意思,去淡水紅毛城和海邊走走也不錯
最浪漫的火車線路
對于熱愛火車旅行的人來說,發現臺灣竟然有了一條和瑞士冰川快車相似體驗的“環島之星”列車線路,當然是一定要嘗試的。
一般來說,游客環島從臺北到了臺灣最南端的墾丁,看過《海角七號》里阿嘉的家、走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拍到的海濱棧道,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和海洋生物親密接觸之后,總要向東海岸沿線往北折返。可是墾丁沒有火車,只能選擇搭乘大巴或自駕到一個中轉站,或者干脆直達下一個目的地。然而從墾丁到東部的熱門旅游地花蓮和宜蘭距離都不短,所以,一個小時車程外的小城枋寮成為了很多游客的中轉站。

小而美的火車站
東臨中央山脈、西接臺灣海峽的枋寮是個典型的山海之間的小城。枋寮火車站是臺灣鐵路西部干線最南端的一站,以往是戰備要地。而如今,圍繞火車站建造的枋寮藝術村,已經使這里的氣氛完全改變。藝術村的本體建筑由鐵路員工舊宿舍整修而成,出站左轉不遠是藝術家工作室聚集區,右轉則是藝文特區的展覽空間。要是時間充裕的話,可以租自行車或步行沿北勢溪騎行到枋寮漁港吃海鮮,因為游客不多,不僅海鮮便宜,一路都可以體會古早味的小城風情。

臺北陽明山小道上的手繪地圖
不過最關鍵的是,從枋寮出發前往花蓮的這一段路線,幾乎可以算是“環島之星”全程最浪漫的一段路線。車身外部彩繪著臺灣四季風情的火車先是從西向東,駛過大片稻田和零星房舍,再穿越中央山脈到達島嶼的另一邊。在進入隧道前大幅度拐彎時,車上廣播也會像冰川快車一樣,提醒旅客注意窗外列車行進時呈現的優美弧度。車廂里甚至有一排面向窗外的座位,當列車沿著太平洋向北飛馳時,坐在座位上就能欣賞一部一鏡到底的風光片。設計這條線路的人,一定溫柔地愛著臺灣。
為了區別于越來越同質化的環島跟團游,攜程在8天7晚的4鉆行程中加入了乘坐“環島之星”的環節,乘客還能在列車包廂里欣賞現場魔術表演,得到街頭藝人用氣球扎出的玩偶。乘坐這趟列車的時候,同行的伙伴們都不約而同地把自己的玩偶放在窗邊拍照,完全是“世界那么大,我們一起去看看”的和諧畫面。

南投縣的清境農場有“小瑞士”之稱,在那里可以和綿羊親密接觸

墾丁的鵝鑾鼻燈塔,已有百余年歷史,如今仍在為夜航船只指引方向
出海觀鯨,徒步進山
在大部分跟團游路線里,花蓮都不算是重點。但如果時間相對充裕,花蓮其實有很多種玩法,以花蓮市為中心,不僅周邊的山和海都很值得游覽,在火車可達的壽豐、豐田和溪口等小城鎮轉悠,也是體驗東臺灣慢生活的好方式。
花蓮市是一座連接今昔的城市。日據時代一邊連接海邊舊火車站和港口,另一邊直通日本移民村安吉的中華路還在,雖然商鋪不多,但是沿著騎樓散步,也能多少體會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目前最繁華、也是年輕人最愛逛的,則是與中華路相交的中正路,有潮流店、創意園、餐飲店和舊火車站旁的鐵道市集。天黑之后在這段熱鬧的路上走一趟,臺灣最有朝氣的城市的面貌就像速寫一樣印在腦海中了。
如果正值春夏,可以乘船從花蓮港出發去花東外海看鯨豚。虎鯨、抹香鯨、偽虎鯨、領航鯨、喙鯨、大翅鯨等經常在春夏時節在這片海域出沒,小型豚無論數量和種類都更多,也更容易看到。攜程的環島游中,既有在海洋生物博物館里透過玻璃近距離觀察多樣物種的機會,也有真正觀賞鯨豚在屬于它們的海洋里遨游的環節,是非常受歡迎的安排。
因為鯨豚在早上比較活躍,所以通常觀鯨團都在清晨出發。大部分鯨類不喜歡船只,看到的幾率比較低,但即便是活躍而親人的小海豚,能不能找到也全要仰賴天氣和船長的經驗。天公不作美的話,船長就得花更多力氣和時間追逐它們,但要是兩個小時之后還沒找到,也就沒法強求了。不過,如果能像我一樣,在困得不行、還被海風吹得暈頭轉向之際,忽然看到飛旋海豚成群結隊躍出水面,做出720度高難度旋轉動作,就會覺得十分值得。飛旋海豚還有點“人來瘋”,我們的船關了引擎之后,它們就起勁地表演起來,一排排凌空躍起,或者兩兩擁抱,將近半個小時后才慢慢朝遠處游去。
對愛山勝過海的人來說,花蓮縣以北的太魯閣可能是全臺灣交通便利可達的最險峻奇絕、名實相副的景觀了。盡管蘇花公路于1990年雙向通車后,常常發生泥石流和山體崩塌的險情,近兩年不少旅行團為了安全起見都安排游客乘火車從花蓮去臺北,但畢竟,汽車是可以比較方便地抵達山嶺之中的燕子口、九曲洞、清水斷崖等著名游賞地點了。不過也有更喜歡背包旅行的游客認為,因為公路一通到底,原本步道沿線的社會生態同時被破壞了,公車消失了,旅舍和民宅沒有了,露營也更加困難。最重要的是,公路其實只是貼附在太魯閣外圍,只靠汽車,人們實際上無法進入太魯閣中心。對于看慣了名山大川的大陸游客來說,臺灣的山并非以景觀本身取勝,往往是由于居住其中的原住民才有足夠的吸引力。而在太魯閣孕育生長的太魯閣族原住民文明,還是要艱難地沿著立霧溪徒步進入山水深處,才能夠真正了解。
瑞士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