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有豐富的大遺址資源,廟后山遺址、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姜女石遺址等名揚世界。目前,遼寧的部分大遺址已經成為旅游勝地,如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但還有更多的大遺址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還有一些大遺址鮮為人知。總體來說,遼寧的大遺址文化旅游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具有進一步 ...

遼寧有豐富的大遺址資源,廟后山遺址、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姜女石遺址等名揚世界。目前,遼寧的部分大遺址已經成為旅游勝地,如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但還有更多的大遺址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還有一些大遺址鮮為人知。總體來說,遼寧的大遺址文化旅游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具有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為此,兩會期間,民盟遼寧省委員會提出了關于依托大遺址發展文化旅游的建議。
開發與大遺址相關的文化產品
建議由省領導負責協調和領導,文化、旅游、發改委、城建、財政等有關部門以及大遺址所在地的市、縣政府均參與其中,厘清各部門的關系,明確權利和義務,打造一個順暢高效的組織領導體系。
建立大遺址文化旅游聯席會議制度,不定期召開會議,審議大遺址文化旅游發展重大事項,協調解決大遺址文化旅游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并落實解決方案。
建議進一步完善大遺址的保護設施,同時根據大遺址的具體情況,分別建設遺址公園、遺址博物館,更好地保護文物并充分展示大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加強大遺址周邊的環境管理和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完善交通、供電供水、周邊指示標牌、餐飲住宿等設施。此外,建議組織專家和藝術家開發與大遺址相關的文化產品。
深化每個大遺址的內涵與外延
此外,加強與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館的科研合作,發揮集體智慧,深化每個大遺址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提升大遺址的保護和研究水平,積極邀請國內外文物保護專家、文化學者、有關藝術家開展實地調研,開設專題論壇、培訓講座等,為大遺址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全面提升大遺址的展示水平,滿足游客的體驗需求。大遺址展示與旅游開發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通過對歷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創新遺址展示與歷史文化體驗的游憩方式,建立內容豐富、游覽緊湊、結構合理的游憩結構,創意獨具特色的品牌形象,延伸產業鏈,形成遺址保護展覽與文化體驗的產業體系。
借助新技術提高保護和觀賞水平
在大遺址保護和利用中,可積極借鑒和引進物理、化學、生物和計算機學科等新技術,提高大遺址保護利用水平。可采用虛擬現實技術,讓游客對虛擬世界中的物體進行考察或操作,同時提供視、聽、摸等多種直觀而又自然的實時感知;利用紅外線感應查詢系統對不可觸摸性遺址進行展示,游客只需將感應器對準自己感興趣的器物,就能夠通過屏幕獲知它的前世今生等,這些方式將極大地增加大遺址文化旅游的體驗性。
遼寧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