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氣象災害預警時效縮至5-8分鐘天氣網訊,昨天(24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17年中國公共氣象服務白皮書》,書中指出2017年,全國氣象行業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大力發展智慧氣象。而且氣象災害預警發布時效由10分鐘縮短到5—8分鐘暴雨災害《白皮 ...
中國氣象局:氣象災害預警時效縮至5-8分鐘
天氣網訊,昨天(24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20年中國公共氣象服務白皮書》,書中指出2020年,全國氣象行業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大力發展智慧氣象。而且氣象災害預警發布時效由10分鐘縮短到5—8分鐘

暴雨災害
《白皮書》指出,2020年,各地加快推進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全國2723個縣出臺了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制度管理辦法,2712個縣出臺實施了氣象災害應急專項預案,5.75萬個重點單位或村屯通過了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評估,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達7.8萬個,氣象信息員村屯覆蓋率達99.7%。
與此同時,我國強化預警信息發布,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匯集16個部門76種預警信息,22個省級、183個市級、683個縣級政府成立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發展衛星移動通信、北斗衛星、海洋廣播電臺等多樣化預警信息發布手段,氣象災害預警發布時效由10分鐘縮短到5—8分鐘;預警覆蓋率達85.8%,比2020年提高0.8%。
《白皮書》指出,2020年,我國氣象預報更加精細,產品更為豐富,傳播渠道更為多樣,獲取更為便捷。例如,建立了全國5公里智能網格氣象預報“一張網”和全球氣象要素預報10公里網格,預報信息更新頻率由兩年前的3小時提高到2020年的10分鐘;開展了基于用戶習慣的氣象信息推送,以及災害天氣實時導航、健康氣象服務、滑雪氣象服務等個性化服務,氣象服務由大眾化、普惠式向分眾化、定制式轉變。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2020年,全國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為89.1分,連續4年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
《白皮書》還指出,2020年,我國加強生態修復性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全國開展飛機人工增雨作業998架次,飛行時長2834小時,開展地面增雨和防雹作業4.37萬次,增雨目標區面積約491.3萬平方公里。衛星廣播系統、氣象信息綜合分析處理系統和衛星天氣應用系統等中國氣象服務品牌系統,在菲律賓、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周邊19個國家落戶和應用,贏得國際廣泛贊譽。2020年,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標志著我國氣象整體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為您推薦
人社部回應養老金異地就醫4大熱點問題
新規第一條一定看 工資醫療教育影響你我
運營商流量降費 取消流量漫游費降費30%
個稅預期提至5000 增大子女教育醫療支出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