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旅游】—驚艷如同邂逅秀外慧中的女子 -

??? 到騰沖之前,我對這個小城幾乎一無所知,但當它突然呈現在我面前的時候,就如同邂逅了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那種感覺可以用驚艷來形容。
這是三月初的一個晴朗的日子,按計劃,我們早上驅車從麗江出發,直奔騰沖。據當地人介紹,大概要走七、八個小時。中午途經大理,順便看了蝴蝶泉、崇圣寺三塔和大理古城,但都沒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甚至覺得這些名勝很有些名不副實。翻飛的蝴蝶無緣見到,但蝴蝶泉邊那些身著白族服裝的女孩子們倒是異常熱情,非要跟我們拍照,明知是要收錢的,但還是不忍讓她們失望,被擺布著拍了幾張。那一直神往的蒼山洱海,也沒有了想象中的氣勢,反而覺得有點象盆景。大理古城與麗江相比,在古城建筑以及人文傳統的保持方面,顯然遜色的多,空氣中浮動的那種商品經濟的味道也讓人很不舒服。
下午,氣溫明顯升高,雖是初春時節,卻很有些盛夏的模樣,讓人躁熱難當,而山路也更加崎嶇難走了,時而還要堵上一會車。盡管早已習慣了在山路上顛簸的出差生涯,但還是隱隱覺得有點吃不消。就在那種忽悠一下爬坡,忽悠一下又往下沖的反復折騰中,突然,我的視線被山坡上一棵棵開滿紅花的高大的樹木吸走,那種質樸熱烈的紅花,有一種讓人肅然起敬的莊嚴感。有人告訴我,那就是木棉,它還有個別稱,叫英雄花。
下午4點半左右,遠遠望見一架壯麗的長橋橫跨在奔騰的怒江之上,有人介紹說,這就是有名的惠通橋,據說當年在抗戰時期,這是我國唯一可行的國際陸路交通線——滇緬公路的咽喉要道。1942年,也就是大橋建成不滿4年的時候,為阻止一股化妝成難民入境的日寇,曾將大橋炸毀。后來這股日寇被遠征軍殲滅于怒江之西,粉碎了他們十天后入侵昆明的計劃。
大約5點鐘,終于到了目的地,只是沒有進縣城,而是直接被安排到了騰沖熱海所在景區的賓館。一進入景區,便感覺到氣溫仿佛又升高了幾度,只是空氣濕度很大,而且有一種強烈的硫磺味兒,放眼望去,整個山好象都籠罩在云霧中一樣,讓人陡生一種不真實的幻覺,一路的辛勞霎時間便煙消云散了。吃過晚飯, 看看離天黑還早,我便沿著山路去尋訪著名的騰沖熱海了。
吃過晚飯,看看離天黑還早,我便沿著山路去尋訪著名的騰沖熱海了。
由于時間已經將近7點,山上的游人不多,偶然見到幾個人也大多是住在山上賓館里的游客。路邊盛開著五顏六色的花,開得最妖嬈的是一種紫紅色的叫做三角梅的花,據說是從澳洲引進的。山路邊有幾個老鄉向我兜售茶葉蛋,仔細一看,原來這些雞蛋都是利用巖縫里冒出來的熱水和熱氣弄熟的。
以前曾聽朋友介紹過,騰沖由于地處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的結合帶上,地質活動非常頻繁,是我國著名的火山密集分布地區,地熱資源非常豐富,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之譽。但若非親自來過,很難想象出那種處處冒熱氣,處處淌熱水的奇觀。
沿澡堂河水穿云撥霧走了約20分鐘,便來到了一潭沸騰翻滾的泉水旁邊,聲威頗大,熱氣襲人。沸泉池形若八角,面積約10米見方,深約1.5米。這就是有名的“大滾鍋”沸泉了。此泉常溫98℃,據說曾有一頭牛誤落池中,待村民發現,竟已被煮成了一架白骨。以前景區未開發之時,附近村民也經常在此就地取水宰雞、殺豬,十分便利,儼然一個天然廚房。
除了大滾鍋外,還有許多有趣的沸泉,如“鼓鳴泉”、“珍珠泉”、“蛤蟆嘴”、“美女池”……它們或噴云吐霧,或烹玉漱金,或飛流直下,或靜謐平緩,向每一位身臨其境者,娓娓講述滄海桑田的故事,展示著大自然旖旎萬千的情懷。
晚上,泡在溫泉池里,我忽然想,這個火山群最好一直休眠下去,否則,這片國家級的風景名勝不僅要在火山噴發的瞬間蕩然無存,而且還會葬送掉20公里外的騰沖縣城呢。是啊,明天就要見到騰沖縣城了,那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呢……
距澡堂河谷大約20公里的地方,座落著騰沖古城。本以為看到的應該是古香古色的城墻,風格別致的民居,但眼前的騰沖,卻處處煥發著一種新城的光彩。柳綠花紅的掩映中,是筆直寬闊的街道和鱗次櫛比的樓房,心中不由納悶。一問才知,原來騰沖在1942年曾被日寇占領,1944年在收復該城的焦土戰役中,騰沖徹底被夷為平地。我們現在看到的城市是后來重建的。
據說,由于這里地處西南邊陲,境內地勢復雜,大道貫通,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自忽必烈征西到遠征軍滇西大戰,可謂久經戰火考驗。此外,由于板塊活動比較活躍,這里還遭受過不下10次的五級以上地震,可以說是多災多難了!
由于日程安排得很緊,我們只有一天時間參觀游覽,第二天必須返回昆明,所以能參觀的景點很有限,只能擇其要者而從之了。
什么景點最值得看呢?當地人告訴我們:和順僑鄉。之所以稱為僑鄉,是因為騰沖人自古就有出國經商、求學的傳統,“開放”得較早,目前全縣就有華僑6萬余人。而和順鄉的華僑不僅最多,而且僑鄉文化最著名。
驅車縣城西南大約4公里,我們來到了一個小村莊旁邊,只見四周青山環抱,一條碧水在村中緩緩流淌,確實是個讓人耳目一新的風水寶地。據介紹,這就是和順僑鄉的水錐村。
村頭,是一個水潭,水面頗大,三面環山,一堤為廊,堤上栽滿了參天的古榕樹。潭水碧綠,深不見底,仿佛里面藏著蛟龍一般,讓人陡生莫名的敬畏, 此潭名曰龍潭。潭對面依山傍水建了一片亭臺樓閣,叫做元龍閣。我們來的時候還是清晨,只見水面上騰起一團團霧靄,對面的元龍閣影影綽綽,似真似幻,恍若龍宮仙境。霧靄中,隱隱聽到洗衣亭那邊傳來的搗衣聲,很有一種江南水鄉的風韻。而我們,則仿佛是在畫中徜徉,早已沉醉了。
這個村在和順僑鄉之所以出名,并不僅僅因為他有如此鐘靈毓秀的田園風光,而且還因為這里是著名哲人,毛澤東的老師艾思奇的出生地,來到這里,艾思奇故居是一定要參觀的。
艾思奇其實并不姓艾,而是姓李,叫李生萱。他的父親李曰垓,是蔡鍔護國軍第一軍的秘書長,著名的《討袁檄文》即出自他的手筆,曾被章太炎稱為 “天南一枝筆”。李生萱自小便隨父親在外念書,早年留學日本,后來逐漸走上了革命道路。艾思奇這個名字表達的是這樣一種意思:熱愛(艾)馬克思、伊里奇 (列寧)。
走過龍潭,在古香古色的民居中隱著一條石板路,艾思奇故居就坐落在石巷盡頭。這是一座中西合壁式的建筑,總體上看,是中國傳統的四合院風格,那上下回廊四通的構造,則是騰沖特有的“走馬轉角樓”。在陽臺、窗形等方面則又巧妙地揉進去了西洋風格。整幢建筑精雕細刻,卻又顯得簡樸大方,散發著一種詩書禮儀之家特有的雍容氣韻。其實,艾思奇并不是出生在這里,這棟住宅是李曰垓為孝敬病中的父親而建的,可惜還未建好老人就辭世了。1979年,艾思奇的夫人將此屋捐贈給政府,縣政府將其辟為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艾思奇紀念館”。
離開水錐村,我們到了鄰近的和順大寨。遠望去,兩座石拱橋似雙虹臥波,安靜地等在那里,它的名字就叫“雙虹橋”。橋畔,座落著和順圖書館。這可不是普通的圖書館,而是全國最大的農民圖書館,5000余人的和順鄉,僅此一處就藏書7萬余冊,其中2萬多冊是古本木刻線裝書和本世紀初的出版物,不少都是孤本、善本。1980年,此館已被確定為國家公共圖書館。
騰沖素有“書禮名邦”的美譽,自古崇尚文化。許多在國外經商的騰沖人掙錢后,往往投資于教育文化事業。和順圖書館就是旅緬僑胞為振興家鄉文化, 于1928年集資創辦的。據說在騰沖失陷后,日寇曾多次來這里騷擾,和順圖書館能夠得以完好無損的保存下來,和這里留日學生較多有直接關系。一天,一個日軍小班長闖入和順寸家,一抬眼看見了屋主與日本天皇的合影照片,于是趕快撤退。
村里求知氛圍很濃,我們參觀時,一樓的報刊閱覽室里,竟坐著不少耄耋老者戴著老花鏡在認真看書看報呢。誰能看得出來這是在一個偏遠鄉村,誰又能看得出來這是一群農民呢?
我們只看了一個村莊,就已經收獲了這么多驚喜,生出了這么多感慨。其實,還有許多村莊很值得一看,可惜這次沒有機會了。有當地人建議我們回城里再參觀幾個景點,看時間還早,于是決定進城。
進城后,我們先是游覽了城里的一個公園。剛開始我并未在意,甚至在心里暗暗失望,為什么要在一個普通的城市公園里浪費時間?后來才知道,原來這里有一處騰沖的勝景:疊水飛瀑。疊水河為大盈江支流,流到這里,便借著幾級山石,從上面一疊三宕的沖將下來,遠望如同一條虎虎生風的白練,落差雖不甚大, 卻很有幾分聲勢。其實,比起黃果樹瀑布,這簡直不能叫瀑布,如許細流而已。但古代的文人墨客圍繞這條細流,卻寫出了許多或精致或豪邁的詩詞文章??粗切╃澘淘谑系脑娫~,讓人不覺忘記了瀑布,倒是被這些文字搶了風頭。起碼我是被深深吸引住了,拿起本子抄了不少。在公圓里走走停停,可看處甚多,處處都氤氳著書墨之香。最讓人驚訝的是,在一間屋子的門前,居然掛著一幅比昆明大觀樓楹聯字數還多的對聯。由于時間太匆忙,沒有抄下來,一直頗覺遺憾。
古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一個城市有了水,便有了靈性。有了這么生動雋永的一條水流,從古到今地流淌著并被人吟哦著,整個城市給人的感覺便立即增添了幾分靈秀,與歷史的距離仿佛拉近了許多。
離公園不遠處,就是民國元老李根源先生的故居“疊園”了。疊圓本身并沒有很過人之處:一個普普通通的四方院落里,種著幾坪青草和幾盆花木,迎面是一棟飛檐斗拱的二層小紅樓,里面陳列了些李根源先生的生平史料等物品。但來到騰沖,如果不了解一下這位李先生,肯定將會是件憾事。李根源不僅是騰沖的名人,而且也是云南,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名人。他早年曾經參加過同盟會,和蔡鍔一起舉行過昆明的“重九起義”,討伐過袁世凱。當過陜西省長,在北洋政府當過航空督辦,在國民政府作過農商總長、代總理。最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日寇攻陷騰沖,李根源抱病領兵,到前線協助遠征軍組織抗戰,并發表了《告滇西父老書》,號召家鄉父老保家衛國。他是朱德的恩師,艾思齊的宗伯,蔣介石、何應欽稱他為“國老”,宋希濂等人稱他為老師,郭沫若稱他為“天下第一老”。 1965年他病逝后,是由他的學生朱德為他主持的追悼會。楚圖南曾經評價李根源:有為有守切實望,亦文亦武勝匹儔。
帶著對這位民國元老的景仰與追思,我們來到了下一個地點:國殤墓園。墓園坐落在鳳嶺北麓,據說是根據李根源的建議修建的,這里紀念的是為光復騰沖而壯烈犧牲的9000名中國遠征軍。
進入園門,松柏森森,頓覺肅穆。沿林蔭道行約百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高臺,上書“碧血千秋”四個大字,為蔣中正題,李根源寫。臺上便是忠烈祠。忠烈祠匾懸于下檐,為于右任手書;上檐的匾上寫的是“河岳英靈”,仍然是蔣中正題。里面陳列著一些挽聯、抗戰文獻等等。忠烈祠后面有一座圓丘,丘頂有一紀念塔,自塔而下,環山丘插滿了一排排墓碑,墓碑很小,上面只寫了姓名與職務,據說有3000多個。站在這里,看著這些齊整整排列的墓碑,仿佛聽得見槍炮的轟鳴,聞得見硝煙的滋味,整個心靈好似被洗禮了一般。如果不親自站在那里體會一下,平時是很難找到那種澄凈空明的心境的。
一天時間很快地就在驚喜、興奮與感慨中度過了,一天的所見、所聞,恍若一夢,有一種非常不真實的感覺,很多次我問自己:這樣一個地處西南邊陲的小城,難道居然有這么大的文化承載量嗎?她還深藏有多少美麗的秘密呢?
去旅游要多少錢
- <北京雙飛5日游>品味皇城純凈之旅,觀升旗儀式,游老北京胡同,祈福雍和宮,領略京味兒,住錦江漢庭酒店
- ¥2859起
- <貴州黃果樹瀑布-鎮遠古城-荔波大小七孔-西江千戶苗寨雙飛6日游>純玩0購物,探自然遺產地,不留九寨溝遺憾,體驗民族風情,贈多彩貴州風表演
- ¥3437起
- <惠州二日游>惠東海濱溫泉、巽寮灣天后宮二天游
- ¥448起
- <海南三亞-西島-蜈支洲島雙飛6日游>國際品牌洲際皇冠假日/空中花園泳池,蜈支洲島1整天,中西自助早/3大特色餐,2店/0自費,贈駿達車技
- ¥2478起
- <清遠2日游>古龍峽全程漂流、牛魚嘴驚魂玻璃橋、銀盞森林溫泉、DIY野炊、CS野戰、錯峰出行
- ¥379起
- <西雙版納-麗江-香格里拉-大理三飛8晚9日游>三飛往返 不走回頭路 無強迫消費 玉龍雪山 洱海騎行
- ¥4855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