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溪
黃龍溪古稱赤水,地處錦江、鹿溪河匯流處,牧馬山、二峨山隔江對峙,乃古蜀王國的軍事要地。公元前316年,末代蜀王曾在此作最后的決戰。《水經注》載:“武陽有赤水其下注江。建安二十四年,有黃龍見此水,九日方去。”又梁虞《荔鼎錄》記:“蜀章武二年,黃龍見武陽之水九日,鑄一鼎,象龍形沉水中。”千古一溪,因此得名“黃龍”。
上古牌坊、古寺廟、古代民居與古榕樹、古崖墓、古渡口渾然一體,極具川西情調。每年正月初一至大年十五,黃龍古鎮會舉行多種娛樂活動,如耍火龍、彩龍、水龍等,場面十分熱鬧。黃龍古鎮至今仍保留著打更的習俗,每天每兩小時打一次更,游人在此可真正感覺到黃龍鎮的古樸民風。
初到黃龍溪,只覺此處寧靜秀美.與別的小鎮相比,這里更加安然靜默.順著古鎮山門望去,隱匿在山水中的小鎮幽雅恬靜,仿佛一幅流傳于世的水墨畫.巨大的古榕樹遮天蔽日清脆欲滴,整潔的古街古巷井然有序,青石板鋪就的街面,木拄青瓦的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桿窗欞,古風古韻迎面而來.穿過風雨廊橋,是古鎮的核心保護區.黃龍溪曾是古蜀王國的軍事要塞,那以后宋代繁華興旺的鄉村集市,明代熙來攘往的商人市儈,流水般的船工腳夫,都伴隨著千年水碼頭的榮華滾滾東逝.惟有巨大的古榕樹,千百年來守望著此處的日出日落,潮漲潮消.鎮內現在依然保存有鎮江寺、潮音寺和古龍寺三座古廟,每年農歷六月初九和九月初九的廟會,這里總會再現昔日古鎮的喧鬧場面。
行走在彎彎曲曲的石徑古道上,飛檐翹角的木制吊角樓好象一幅背景畫,"過盡千帆皆不是"的滄桑感深深烙在這些老宅子的骨子里.當夜深人靜之時,摒住呼吸,仿佛就可以聽到他們的開口嘆息.穿街走巷的清風挾帶著濕漉漉的氣息,溫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