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景區入園人數1350萬人次
“華僑城”挺進世界“主題公園”8強
日前,美國經濟研究事務所ERA和主題娛樂協會TEA聯合發布2008年度全球主題公園入園人數,中國“華僑城”集團以各景區1350萬人次的總入園人數進入世界主題公園集團公司前8強。
沒有名山大川,也沒有樓閣古剎,“華僑城”打造起“旅游+文化+地產+生態”的中國第一“旅游城”。20年來,該集團總資產已由不足1億元增長到400多億元。“華僑城”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任克雷說,通過“想象+創造”,“華僑城”實踐著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
1985年,“華僑城”決定將“文化旅游”作為第一個開發項目。1989年,中國首個主題公園“錦繡中華”開園,9個月就收回全部投資。其后,“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歡樂谷”相繼建成,在深圳形成目前中國最大、接待游客最多、旅游收入最高的主題公園群落。
“華僑城”同時將文化注入與旅游配套的酒店業,形成世界不同文化風格和“水文化”、“茶文化”、“禪文化”等主題的酒店群落。
眼下,廣場歌舞、大型晚會是“華僑城”主題公園吸引游客的第一看點。通過體制改革和自主培養,“華僑城”現擁有9個歌舞團、專業演員1100余人,形成全日制的大型晚會、村寨表演配套的表演體系。1991年至今,共演出2.4萬場,觀眾達4500多萬人次。2008年底,原創舞劇《金面王朝》、《千古風流》獲國際主題公園協會IAAPA最佳演出獎。
“旅游城”有主題公園、主題酒店,“華僑城”又萌生想象:可否讓“旅游城”住上居民?通過科學規劃,波托菲諾等住宅區在“華僑城”聳起,“旅游”、“居住”既劃清界線又和諧共處。
開發建設中,“華僑城”選擇了“在花園中建城市”的科學發展之路,提出開發中保留原有自然地貌。為了一棵老榕樹,“錦繡中華”的錦繡閣讓道;寧肯損失數億元房地產利潤而再投資1億元,建成6萬平方米,有著山丘、溪流、叢林、綠地的公共生態廣場。深圳東部“華僑城”景區建有近10萬平方米的濕地,既保護了生態、又成為一大景觀。該景區成為全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
依照“旅游+文化+地產+生態”模式,“華僑城”集團已在全國連鎖發展。“華僑城”及“歡樂谷”等主題公園、主題酒店、主題地產目前已落戶北京、上海、天津、武漢、成都等城市。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